蟲害百科
“蟲害”指的是害蟲對于人類身體健康、生產、生活造成的危害,
其中最主要的危害是為病毒、致病菌提供傳播媒介,嚴重危害食品安全及人類生命安全。
為什么它們被人們稱為四害?








幼蟲糞食性兼尸食性,主要在人糞(尤其是稀糞)內滋生
雄蟲:體長10毫米左右。復眼鮮紅,兩眼前緣合生,額狹似線,復眼上部2/3的小眼面很大,下部1/3的小眼面很小,二者界限顯明,在整個長度內約有小眼面25排。觸角桔黃,第三節長超過第二節長的3倍以上,芒毛黑,長羽狀毛達于末端;胸部呈金屬綠色有銅色反光及藍色光澤,前盾片覆有薄而明顯的灰白色粉被;各側片毛絕大多數呈黑色,腹側片呈暗棕色。翅透明,翅脈棕色,翅肩鱗及前緣基鱗黑,腋瓣帶棕色,具暗棕以至棕黑色緣。緣纓除上、下腋瓣交接處呈白色外,大部呈灰色至黑色,平衡棒暗棕或棕色。足棕或棕黑色。腹部綠藍色,銅色光澤明顯。肛尾葉及側尾葉均寬短,陽體細長,下陽體呈半球形。
絲光綠蠅為住區附近及野外常見種。幼蟲尸食性,主要在腐敗動物質類中滋生。
成蟲活動范圍極廣,出入人群聚居之處,為半住區性蠅種。幼蟲尸食性,主要滋生于腥臭腐敗的物質如尸體、魚、蝦、垃圾等處,也能在豬糞及動物飼料內繁殖。成蟲對腥臭的魚肉最敏感。繁殖期很長,雌蠅喜歡在膿瘡、傷口、腐敗的動物尸體等處產卵。
雌蟲:體長5~10毫米。額寬于一眼寬,旱側額寬約為間額寬的1/2,側后頂鬃一般有2對以上,上眶鬃3,其余特征似雄性。
孳生于糞便、垃圾和有機質豐富的地方。
卵:乳白色,長約1.0mm,長橢圓形,呈香蕉狀,背面有2條縱脊。脊間質地較薄,是孵化時的開裂位置。卵粒通常堆疊成塊,1g重量約有13000~14000粒卵。
白紋伊蚊主要在白天吸血。兩個活動高峰出現在早晨和黃昏。多數情況下,下午活動高峰比上午明顯。雌蚊是非常活躍和兇猛的吸血者。當人們臨近它們的孳生或棲息場所,很快就有雌蚊前來吸血。白紋伊蚊對人的吸血騷擾性很大,甚至影響生產作業。雌蚊在吸飽血后卵巢發育過程中可以再次吸血。白紋伊蚊多數在戶外侵襲人體,但也可以侵入室內吸血。室內孳生的白紋伊蚊更多在室內刺吸人血。白紋伊蚊也刺吸狗及其它動物的血。
幼蟲多生長在清水中。在我國南方幾乎所有能聚集雨水的物件都可以孳生白紋伊蚊,比如缸、罐、壇、盆、竹筒、樹洞、金屬管等容器,塑料膜凹陷處以及機器軸窩積水都可以孳生白紋伊蚊,廢舊輪胎、盆景、堵塞的樓頂筧溝等也是重要的孳生場所。為了徹底清除它們的孳生場所或殺滅幼蟲,對各種積水必須作十分仔細的調查和處理。